2024年4月27日

  足球专家、金球奖中国唯—媒体评委、《体坛周报》副总编骆明二十年的文字凝练于一书《明说:世界足坛这些年的那些事》:从贝利、马拉多纳到内斯塔、齐达内; 从劳尔、贝克汉姆到梅西、C罗; 从圣西罗、诺坎普到安联、老特拉福德; 从足球先生到金球奖; 从世界足球到中国足球; ……这本书带你横贯20年的世界足坛, 这里有无数人的青春感动和梦想。

  小编不是一个吝啬的汪,这种好书怎能不给各位读者送福利呢!转发此条微信,截图给私信给小编,小编将随机抽取6位读者送上骆明老师亲笔签名的《明说:世界足坛这些年的那些事》

  本书为读者展示了21世纪近二十年足坛的各种好看、好听、好玩、值得回味的片段和人物轶事。书中加入了大量作者的评述,多少年后,也值得球迷们为之津津乐道,可以说是足球爱好者不可多得的收藏品。本书作者是足球专家、金球奖中国唯—媒体评委、《体坛周报》副总编骆明。

  骆明,《体坛周报》副总编辑,“体坛+”总编辑,国际足球专家,持续报道国际足球23年,金球奖中国唯—评委。

  开始写这篇序时,我最先想到的是,应该致谢那些成就我“职业生涯”的人。一个个面容、身影浮现在我眼前,手把手教我写稿、编版的老师们,无私帮助我的同事们和同行们,始终提出最 宝贵意见的读者们和亲友们……想感谢的人实在太多,写满这一页纸都只是开头而已。但最终的最终,我必须感谢“体坛”——从1988年创刊的体坛周报,到今日已成产业集团的体坛传媒。

  1994年夏天。一个少年走进湖南省体委的大门,找到了体坛周报办公室,那时只有两个不大的房间。他仍然记得,那天下午,编辑老师指派的任务是接听读者热线,留下大家对美国世界杯的 点评。此后,他一步步开始了梦寐以求的足球报道生涯。其时他未满18岁,法律上尚未成年,故而一直被戏称为“童工”。

  那个幸运的人就是我。23年过去了,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,仿似昨日。说“我把青春献给了体坛”实在太矫情,我更想说说体坛对我是多么重要,因为,它给了我一个最最难得的职业环境 。

  每次听到别人说我是专家,我都会说,“我只是在这一行混得久一点而已。”这话真不是谦虚。在新闻领域,我已经算接触网络较早的人,1997年开始上网,1998年用QQ进行内部联系,用电 邮收发稿件,但总体而言,上世纪90年代是资讯贫乏的时期,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的足球报道都非常少,基本都来自数量有限的各类报刊,互联网之初的足球网站也少得可怜。但这也有个好 处:会让从业者涉猎所有足球领域。

  1998年,我开始负责体坛周报的国际足球报道,由于那时版面极少,我编辑或撰写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世界足球大事,这让我必须我了解足球的方方面面。时下网络发达,每个足球领域的 资讯都浩如烟海,光研究英超或意甲,就可以耗去所有日常时间。各路专家,在其擅长的领域都能轻松盖过我,而我的长处或许是,对不同国家、不同时代的足球作横向纵向比较,本书所选 文章便覆盖了足球的不同领域,但愿能给球友提供另一维度的思考。 说起体坛对我职业生涯的成就,还有很多关键点。

  1998年法国世界杯,我第一次出国采访大赛,21岁就能得到这样的机会,我可能是同行里最幸运的人了。虽然那次大赛我还不是持证记者, 但在法国呆了一个月,近距离接触世界杯,对足球的理解彻底改观。其后,我又采访了数次欧洲杯和世界杯,出访一月就能瘦20斤,但在足球上的收获是无法估量的。 2001年,《足球周刊》创刊,给我安排了一个栏目叫《双周酷评》,每期八九百字,我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阐明观点。虽然此前也写过不少评论,但正是从这个专栏让我更主动地思考足球, 研究它的内在规律。多年后,《全体育》杂志也约我开辟评论专栏,篇幅则长达近2000字,与我现在所撰评论相当。两刊栽培之恩,在此一并谢过。

  体坛一直把国际化视为目标。从2002年开始,与法国《队报》、意大利《米兰体育报》等多家欧美体育媒体结成合作关系,益处不光是能合法地使用他们的精彩内容,在与他们的合作中,体 坛人得以观摩到高水平体育媒体的运作方式,我也从中学习很多。2007年,金球奖主办方《法国足球》杂志作出变革,把金球奖的评委阵容从欧洲扩至全球,我有幸被遴选为中国评委,至今 已有10年。我为这个资格自豪,但我必须强调,我只是代《体坛周报》行使投票权。

  体坛对我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职业方面。但凡青年学子从校园迈入工作、接触社会,都会经历一段适应期。我大二开始在体坛工作,年龄尚小,正处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。体坛每一位同事都对 我善待有加,能让我以最平静的方式成长,亦学会善待他人。

  除了感谢,我还想说说“体坛”的特别之处。出门在外,无数次听人说起“我是看体坛周报长大的”,体坛周报并非拥有最好的资源,它究竟是如何成功的? 体坛不是一家完美的公司,甚至有很多明显不足,但它绝对是一家伟大的公司。它这么多年来最核心的信条是:以才服人。一个记者能写出好稿,一个编辑能编出好版,他的能力就会得到大 家的承认,他的收入就会得到匹配,这与职务无关,与资历无关。

  这套能力为先、尊重人才的机制,让很多有个性的人才留了下来,同时也让他们可以长期专心于内容创作——这在中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。媒体圈中牛人不胜枚举,但他们为了自我实现, 必须晋升管理岗位,或外出创业,从而脱离内容创作一线。而体坛能有一批持之以恒撰稿10年甚至20年的记者,殊为不易。我很有幸与他们共同战斗,本书文章背后,是与他们的日常交流、 思想碰撞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